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

帝王

拜读了林樾的《帝国的崛起与没落》后,大有收获,遂摘录文中片段以作纪念。

1、阿提拉
在叙述阿提拉的光辉业绩之前,不得不对他个人加以介绍。因为,阿提拉是一个太过重要的人,可以说他掩盖了整个匈奴帝国的光芒,或者说整个帝国被他照 亮。传说,他是阿提拉王朝开国三君之一蒙杜克的儿子,他的血统可能追溯到第一个北单于郅支。所以,理所当然,他是蒙古人种,即黄种人。他的容貌也可以证明 这点:身躯不高,胸宽头大,两眼小而深邃,鼻子扁平,皮肤微黑。他走起路来显得很高傲,目光四射。他酷爱战争,而且行为放任,在会场当中不怒自威,对于请 求他庇护的人,则又显得仁慈而优容。
他的私生活非常简单。他的宴会中有着各种山珍海味,但他自己还是粗茶淡饭。他的大臣们都用金银的器皿,而他自己的食具却是木制的。
他喜欢饮酒,而且善于饮酒。
他的妻子很多,但却只有一位王后,他的子女很多,但最受宠爱的只有一位——尔内克。
他是一个很迷信的人。相传有一次,一位农夫偶然发现了一柄“被塞西安历代国王视为神圣的战神之剑”,然后把它献给了阿提拉。阿提拉得到这柄宝剑后,更加不可一世,自认受命为全世界的统治者,借助战神之剑,可以无往不胜。然而,他并不相信任何宗教。
他是求贤若渴的君王,任用人才不拘一格。在他的王座之下,有各种民族的大臣,包括许多日耳曼人的附庸国王,以及许多希腊或者罗马出生的人士。阿提拉的私人秘 书名叫康士坦修斯,就是一个出生于意大利的罗马公民。这个康士坦修斯有一个出名的儿子,后来成了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。
他常常在笑声大作、万众喧腾的宴会上,面不改色,一直保持他沉静不移的态度。

他的国都建在匈牙利平原上,距离今天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不远。在这里,阿提拉会集起不同种族、不同语言、不同肤色的大臣们,通过他们对几乎整个欧 洲发号施令。其中,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和吉匹特人,受到阿提拉的重视,往往能够与他共商国政。他们的人民在阿提拉的统治下保有大量自治权,免除纳税,不 用加入匈奴军队除非他自愿,但是在名义上臣服于阿提拉,他们的生命和财产最终掌握在阿提拉的手里。莱茵河畔的阿莱曼尼人、勃艮底人以及法兰克人,也都被迫 承认阿提拉的霸权。修令琴人和撒克逊人也被迫加入匈奴人的军队,为阿提拉服役。南俄草原上的匈奴人,人数也许比阿提拉手下的要多很多,但是他们也承认阿提 拉无可争议的霸权。就连南俄草原以北森林中居住的斯拉夫人和芬人,也屈服于阿提拉的强权。
此刻,阿提拉的事业达到顶峰,帝国东起咸海,西至大西洋东岸,北到波罗的海,南抵多瑙河,地域之大,种族之多,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帝国。
阿拉堤死后,他的经历被演化作不同的传奇。拉丁人、日耳曼人、冰岛人、匈牙利人,都把他放进本民族的传说里,加以赞颂和歌唱。

2、默罕默德
穆罕默德的一生是无比显赫的,但他的一生又是朴素的。在他成为领袖之后,他依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,居住在泥土筑成的小房子里,如同今天阿拉伯的那些旧式 房子。他常常自己在家里缝补衣服。他和人民没有隔阂,随便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家里拜访他。他的遗产很少,但是都奉献给国家,成为公产。
他在去世之后,实际上留下一个国家,这个国家的首都乃是麦地那。麦地那的领导集团,分成两派——迁士(跟随先知到麦地那的信徒)和辅士(原居麦地那的信 徒),他们都是真主的会众,被称为信士。这个集团,和以往阿拉比亚人的团体,有着本质的不同。自古以来,阿拉比亚人以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,任何的集团都不 过是血亲的延伸,受血缘关系的约束。但自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以来,这种血缘关系的约束,被宗教信仰的约束所代替,以往广泛存在的个人主义和氏族精神渐渐 消失了。穆罕默德为阿拉比亚建立了一种新的友谊,一种新的集团。这种集团是宗教的,但是没有僧侣,没有教阶组织,没有中央朝廷。清真寺是他们做礼拜的地 方,是他们的公所和校军场。每天带领他们做礼拜的伊马木,战时就成为指挥官。

这种政治、军事、宗教合一的组织,就是后来的伊斯兰教团体。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,向来散漫的阿拉比亚人团结起来,成为一个坚强的民族;阿拉伯半岛, 也第一次被统一成一个有组织的国家,而这个国家继续扩大,成为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大国。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,后来拥有一个相同的名字——阿拉伯。
而 它们的缔造者——穆罕默德,不过是一个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人。但是他传授了一部经典,至今全世界尚有七分之一的人民在信仰它、诵读它,诵读的声音,每天都 回响在世界的每个角落。这部经典,后来的人叫它《古兰经》。《古兰经》是真主的言语,通过大天使伽百利口传给穆罕默德,共有 114章。早期 90章写于麦加,主要论述真主的独一无二及真主的德性、人的本分和将来的报应。后期24章写于麦地那,比较长,多半与立法相关。举凡宗教、政治、财政、军 事、法律等各方面的典礼和规章,都囊括其中。后世认为最人道的部分,乃是对待奴隶、孤儿和异乡人的法令。这可能与先知穆罕默德早年的艰辛生活有关。

《古兰经》是伊斯兰教的基础,是一切精神问题和伦理问题的最后依据。它的基本原理分为宗教信仰和宗教义务两个部分。
伊斯兰教首要的、最重大的信条乃是“除真主外,别无神灵。”伊斯兰教就是服从真主意志的宗教。亚伯拉罕曾经企图用自己的儿子当作真主的祭品,就是一种典型的 服从。这种坚决的一神教是非常朴实的,对于超越物质的最高存在,有着非常热忱的信仰这种信仰,就是伊斯兰教的力量源泉,穆斯林的知足和达观,甚至于懒散, 也可能与此相关。
第二重要的信条是: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,是最后一名先知,是所有先知(包括《旧约圣经》里提到的那些,包括耶稣)的“封 印”,因而是最伟大的先知。尽管穆罕默德在各种传说和故事里被赋予超凡的灵气,但在穆斯林当中,在《古兰经》的教义体系里,穆罕默德只是一个凡人,没有任何穆斯林会说他或她崇拜穆罕默德。
此外,还有其他较为重要的信条:信仰天神,信仰经典,信仰末日。
穆斯林的宗教义务,主要集中在五大纲领里。
第一个纲领是信仰的表白:除真主外,别无神灵;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。任何人只要接受这个信条,当众表白一次,名义上就是一个穆斯林,因为伊斯兰教通常满足于口头的表白。
礼拜是第二个纲领。唯一的公众礼拜是聚礼,在周五的中午举行。聚礼的仪式源于犹太教的会堂礼拜,后来又受到基督教周日礼拜的影响。礼拜的群众,在寺庙的大殿 里,自动排列成整齐的横行,然后在行中立正,在伊马木的领导下,准确恭敬地举行礼拜。这种严肃的仪式,与现在的军训有点相似,对早期自由散漫的阿拉比亚人 来讲,无异于一种重要的军事训练。不同家族、氏族、部族的人们,因为礼拜而形成了团结的意识和平等的观念,促进信徒间的兄弟关系。于是,礼拜的场地,成为 “伊斯兰教的第一个练兵场”。
施舍是第三个纲领。起初是自愿的,后来改成法定,叫做天课,和基督徒的什一税性质相同,包括货币、牲畜、谷物、果实和商品的财产税。
斋戒是第四个纲领,可能传自邻近的犹太教和基督教。
朝觐麦加是第五个纲领,也是最后一个。它是穆斯林统一的象征。朝觐圣地是古代闪族的制度。伊斯兰教之前,麦加人每年都会朝觐克尔白。伊斯兰教确立后,就规定 每一个穆斯林不论男女,有生之年只要负担得起,就必须到麦加朝觐一次。朝觐对于团结世界各地的穆斯林,联系各种不同的教派,发挥了最有效的作用。这种制度 使得黑种人、白种人、黄种人、棕种人,中国人、波斯人、叙利亚人、阿拉伯人,富人、穷人,贵族、平民,在共同的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会合在一起,和睦相处。它 摧毁了种族、肤色、民族、贫富之间的障碍,这在古代世界史上,是前所未有的。由于朝觐者来自世界各个角落,他们所在的国家可能属于不同的文明,在交通不太 发达的古代,朝觐就成了文明交流非常难得的机会。相信这也是阿拉伯文明曾经辉煌灿烂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圣战(阿拉伯语称为志哈德),可能是最令现代人反感的一种行为,但它并不是每个穆斯林的义务。只有部分教派,如哈利哲派,把它奉为第六种纲领。当然,伊斯兰教能有昔日的成就,以及今日的地位,不得不归功于这条著名的教律。
上述种种的信条和义务,构成了伊斯兰教的基础。不过,从根本上来讲,作为穆斯林,合格的标准只有一个,那就是——服从通过穆罕默德在《古兰经》中所启示的真主的意志。

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历史,就是扩张的历史,在过去的 100年里,无论是共和时代,还是倭马亚王朝,都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。各种各样的民族,都成为阿拉伯帝国的臣民,其中包括阿拉伯人、犹太人、叙利亚人、伊 拉克人、波斯人、埃及人、柏柏尔人、哥特人、突厥人、印度人、中国人……

阿拉伯文明对西方的贡献
西班牙的穆斯林大学校门上,有句著名的铭文:“世界有四根支柱:哲人的学问、伟人的公道、善人的祈祷、勇士的功劳。”
阿拉伯人的军事力量曾经给予欧洲人深刻的印象;他们的宗教也没有激起多少欧洲人的向往;阿拉伯人的公道似乎没几个特别典型的例子;但是,他们的学问却在中世 纪的欧洲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。在阿拔斯王朝的 500年里,阿拉伯语是科技与人文的学术语言,和今日的英语处于相等的地位。如果说今天没有一位不懂英语的科学家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成绩,那么在那 500年中,世界顶级的学者没有不通晓阿拉伯语的。正是通过阿拉伯人500年的努力,欧洲的文艺复兴才成为可能。
阿拉伯人对中世纪欧洲的贡献首先体现在文学上。几年前,有一群作家和学者,他们来自世界各地,说不同的语言,聚集在欧洲的一个小城里,打算评选一部世界最好 的文学作品。后来这个光荣的头衔给了《堂?吉诃德》。书的作者是西班牙基督徒塞万提斯。他曾经戏言,这部书是以阿拉伯语的著作作为蓝本的。里面的歹徒故事 酷似阿拉伯语的有韵散文,用各式各样闪光的语言加以点缀,然后利用一个骑士的冒险故事,来做一些道德的说教。虽然今天这种文学样式显得已经有点老土,但对 于当时缺乏想象的西班牙基督徒无异于拨云见日。
诗歌一向是阿拉伯人的长项。早在蒙昧时代,有一位贝杜因人就曾这样歌唱:“谁敢与我的部族抗 衡?她有众多的人民,还有杰出的骑士和诗人。”阿拉伯诗歌特别是抒情诗,具有特殊的魔力,引起了本地基督徒的赞美,成为同化他们的有利因素。民歌体和双韵 体发展成的村歌体,作为一种诗歌体裁,还被广泛地应用到基督教的赞美诗中。
中国人常讲四大发明如何影响世界,其中最津津乐道的是造纸术,好 像没有造纸术,西方乃至整个世界还停留在中世纪。然而把造纸术传到欧洲的却是阿拉伯人。说起来还要多亏一场中国战败的战争。公元 751年,唐朝大将高仙芝为人太过粗暴,时常凌虐中亚的小国,惹得中亚的国王和酋长们怨声载道。正好阿拉伯的军队开到中亚来了,所以这些中亚人向阿拉伯人 求助,于是阿拉伯(当时中国人称为大食)人和高仙芝大战于怛罗斯,后来高仙芝战败,一部分将士和工匠被阿拉伯人带回巴格达,造纸术由此传入阿拉伯帝国。后 来,造纸术从巴格达传到摩洛哥,又从摩洛哥传到穆斯林的西班牙,最后好做生意的意大利人,又从西班牙和西西里岛的穆斯林那里把造纸术带回去。法兰西第一批 造纸厂的出现,也应该归功于西班牙穆斯林的传授。所以,阿拉伯穆斯林可以称为“造纸术之义父”了。
数学方面,阿拉伯人对西方学术界的贡献简直没话说。前面提到的阿拉伯数 字、代数学、解析几何学,就不用再说了。三角学的大部分也是阿拉伯人创立的。现在,当我们提到这些学问的时候,似乎总觉得它们是西方的产物,其实阿拉伯文 明才是真正的源头。天文学方面,阿拉伯所做的成绩,看看普通的天球仪就知道了。欧洲大部分星宿的名称,例如蝎子、小山羊、牵牛星、尾巴、牛犊等等,都源自 阿拉伯语,大量的天文学术语,如地平经度、天底、天顶等等,也是同样源于阿拉伯语。阿拉伯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贡献可见一斑。
思想领域,阿拉伯人一直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、宗教和科学,把希腊哲学加以改造,加上自己的宗教传统(伊斯兰教和犹太教、基督教,都属于闪族人的宗教),然后把这一成果 通过西班牙的同胞们,传给拉丁的西方。在阿拉伯思想家看来,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是真理,《古兰经》也是真理,但是真理必须合一,因此把它们加以调和。这种 想法不仅影响了基督教神学,还影响了西方科学和哲学的思想。一套关于哲学和医学的新概念,进入西欧文明之中,从而结束了“黑暗时代”,开启经院哲学时代。 更由于和阿拉伯人的接触,野蛮的欧洲人开始对科学和哲学产生兴趣,重新埋头于古希腊的学问中。这就是我们惯称的“文艺复兴”。这一伟大的运动,使得欧洲人 逐渐走入近代。

3、成吉思汗
成吉思汗哈哈大笑,对着群臣说道:“镇压叛乱者、战胜敌人,将他们连根铲除,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;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、流泪,骑乘着他们后背平滑的骏 马,将他们美貌的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,注视着她们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,吮她们乳头色的甜蜜嘴唇,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快乐。”

成吉思汗,在当时的蒙古族,被当作一个道德的典范。他最突出的特征乃是对背信弃义的人有天生的憎恶,对忠诚不渝的人则天生的喜爱。释放自己主人的纳牙阿得 到他的重用,成为三大万户之一。“神箭”者别为着泰赤乌惕人的事业,射死了他的白马,成吉思汗却提拔他做了千户,成为“四狗”之一。他把弱者置于自己的羽 翼之下,并坚定不移地保护他们。回鹘人、契丹人都发现他是最可靠的保护者。著名的契丹王子耶律留哥一直忠诚于成吉思汗。留哥死后,他的妻子找到成吉思汗, 结果留哥的儿子们得到成吉思汗慈父般的关怀和照顾。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的领袖,他对待朋友和托庇者的忠诚,是无人可比的。他另一个闪光点乃是拥有坚韧不拔的 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决心。从肯特山区到六盘山,从幼年到老去、直至死亡,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奋斗。这也许是他从逆境中崛起、最终超越群雄的首要因素吧!

对于顺从你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,对于顽抗的人要让他们遭受屈辱。

没有评论: